政見|南海十三郎|六四|李敖|接待處|跆拳道|檔案|最新消息|一味老作|
晚晚六點半—七十年代上夜校的女工
蔡寶瓊統籌
前言
香港是亞洲四小龍、東方之珠, 其成長是因為六七十年代, 中國因韓戰遭聯合國禁運, 香港便因地利之便, 成為全世界入中國的方便之門。經濟起飛,使勞動人口需求增加,尤其是製造業的需求,因此大量女工投身製造業作工廠女工。好景不常,近年來因為經濟結構性轉移, 工廠生產程序向北移,從前的工廠女工面對失業問題。社會上人人也談高增直、高科技項目。電腦取代了人腦;高科技取代了以勞工密集生產的方式。以科技起家的年青商人見報率比他們的科技股營利還要高。可是誰又記得起在六七十年代建設香港, 為香港工業作先鋒的工廠女工! 她們的故事如何,命運如何好像乏人問津,大慨她們的歷史跟大批工廠一樣, 在香港人的心中向北移, 移到一處很遠的地方,移到不知那裡去了。
晚晚六點半這書的出版目的便是藉著七十年代一群在筲箕灣嘉諾撤夜校念書的工廠女工的故事,喚起早已被人遺忘的香港女工成長的點滴,什至是她們的一段歷史。轟烈程度雖不及那早寫進歷史書的主流論述事件,然而她們的故事更能真摯地牽動我們的情感,在她們身上,年青一輩找到母親的影子,年長的讀者找回自己的成長故事。香港人找回一段早已遺忘的歷史。
敘述模式,
這書出版的源起是因統籌人蔡寶瓊小姐從前的夜校同事因癌症棄世,她再遇夜校的學生、同事.二十年寒暑,使從前的夜校女學生、工廠女工變成如今的別人母親,別人妻子,在葬禮中,同學聚首,猶如重見昔日的上課情況,再聽當年的上課鍾聲。蔡寶瓊小姐於是希望以七十年代在嘉諾撤夜校讀書的工廠女工為題,重寫這段香港的歷史。作為一個學者,蔡小姐大可以以學者的角度,嚴肅地研究這段香港的歷史!然而此書卻選擇以口述歷史方式,去敘述這段歷史。口述歷史的特質是重視個人經歷與社會變遷的關係,以記憶(即遺忘)為原始材料,以口語化來書寫。蔡小姐實質上只作一個統籌人,這書是以集體創作的形式,透過問卷,訪問,座談會,寫自傳等方式搜集資料,經過處理。才成書,以口述歷史形式的敘述, 一方面可免於第三身的欠缺情感的敘述,另方面更能直接讓女工的感情躍然紙上,一喜一悲,一笑一哭也來得自然,不用第三者轉述。
本書從收集得來的問卷,資料等粗略分為四大部分。
這四大主線交待了在七十年代長大,因種種原因導致失學,例如要養家或重男輕女的小女孩, 日間在工廠工作,夜間唸書的歷史。坐LINE正代表工作的刻板,每天重複同一個工序。既然日間找不到生活突破, 那便在晚間開闢另一種生活、一種她們享往的學校生活,
返學可以一班人一起,又有書讀,又學到東西。(Catherine)
問題是學校可以吸引你。一天做那些工作,悶到死。(Alda)
最開心就是走出來,回到學校。(Betty)
我沒有想著要發圍,而是想令自己開心……工作很不開心,唯有讀書很開心。(Alda)
頭三章講述讀書的生活,工作的生活,女工跟家庭相處的故事。最後一章是較特別的,愛在筲箕灣的日子是以嘉諾撤夜校的所在地──筲箕灣帶出香港七十年代的低下階層生活,選筲箕灣的原因不單是夜校正好位於筲箕灣,又或是女工的家多在這裡。而是當時的筲箕灣正好反映這群女性處身的環境,文章提到筲箕灣是一個漁民聚居的地方,而且居住環境惡劣,可見住在這裡的大多是窮人,這就理所當然回應了前三章為什麼這批女工要放棄讀書的機會,投身工廠的原因。來個首尾呼應。
“筲箕灣有很多木屋,居住環境迫得煮飯時屁股撞屁股,更差的是睡覺也沒地方”
床邊有一塊活動板, 白天收起來六讓走廊有通道,晚上打開, 一家四口睡在一張床上面””。
面對這樣的環境,出外走走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也解釋了女工喜歡晚間上夜校的原因。
女性的視點
書名雖為晚晚六點半-七十年代上夜校的女工,可是論述視點多樣化,這是正常的,因為在同一時間,女性往往有多重身份,她們是別人的女兒,工廠的女工,夜校的女學生,筲箕灣的居民。無論有幾多種身份,女人始終是女人,就是這身份使本書記載的歷史有別於一般以男性為主的歷史書。女工們說出了家中重男輕女的感受,這是女性專有的體驗。
作為人家女兒,尤其是窮家女兒往往為了讓出家中的資源給兄弟享用而損失讀書的機會。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從來就只有窮家女兒早當家之說。出來當家,若未夠法定的工作年齡便要問人家借身份証登記做個童工,要記述香港女工的歷史,當然要仗靠這批女工的記憶,作為女性,在工廠打工的經驗是刻板的,變化有限的,為什麼呢?因為作為僱主,他們就算欣賞女工的才能,都會受傳統思想影響認為女子始終都會嫁人, 家庭放在首位,因此都不大願意委以重任,女工頂多能進升至Line長一職。工廠女工本應年青,活潑有生氣卻困在範籠中,夠竟她們的生活是怎樣呢?從女工口述中,工廠只是搵錢的地方,錢錢錢便成為女工奮鬥的唯一目標,
“我第一份工作。是我大家姐的鄰居介紹的鏡凔廠,那是一九六四年,三元一天”
“我第一份工在長江塑膠廠。十元五角一日。只有十三歲。工廠生活沒有什麼印象,我的感覺都是平平淡淡,目標是為搵錢”
“我媽已鼓勵我加班,她想我多做些,日間的薪金給她,加班的薪金屬於我。發薪時看著每次增加的薪金,感到自豪”
。
語言
本書採用書面形式以及說話形式把內容表達, 為了感情更加真誠,往往以口語直接表達,例如:
“我七二年出來做工廠。其實我讀小學時,已經知道沒有機會讀中學,因為我也算屬於(排行)大的,那時我們大的,完成小學便要輟學,因為對下有很姊妹”
“女性讀書機會很少,以我自己為例,我都派到位,我相信如果我是男子呢,屋企就會供我讀中學”
“返學可以一班人一起,又有書讀,又學到東西”。Catherine
“問題是學校吸引你,整天做些工作,悶到死”Alda
“最開心。就是走出來,回到學校Betty”
“我沒有想要發圍,而是想令自己開心,工作很不開心,唯有讀書最開心”Alda
用說話形式說出便是口述歷史的特點,讓讀者感到述者親切自然。在適當時候統籌人便加以說明解釋,讓讀者不用遊移失墈。例如當Alda說出她的經歷時,便有介紹文字指出她當時的心情“Alda 說起她的輟學經歷時,更激動的流淚”這樣能使讀者更能掌握述者的情緒變化。
另外在用字方面,因為是香港的六七十年代女工。,因此書中也有很多廣東話例如“很囂”“硬頸”“肉酸”“一手鑿過來”。我本人就很喜愛這些字詞, 因為看來就像述者跟讀者談話一樣,很親切自然和熟悉。
英文名字的像徵意義
書中的女工大都擁有英文名, 而且更以英文名字相稱, 如Alda, Betty , Cecilia, Catherine, Carman等, 表面看來是沒啥特別, 我認為英文名字是她們從工廠女工升級到文職的一個記號。在工廠中,工友們的教育程度不高, 因此大都以中文名宇相稱, 女工透過晚上學習,自我增值, 學會英語, 擁有英文名字, 同學之間互以英文名相稱,如果進修成功, 更能進入白領階層,作個白領麗人。在公司內以英文名宇相呼的同事更多!因此英名名字的使用率的高低代表了階級的高低。在殖民時代,英語在香港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
從晚晚六點半中的看見香港的轉變
徙一個漁港開始,香港的發展一日千里,從晚晚六點半這本書我們便能看見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我們所能看見的是重男輕女的傳統,童工問題,居住環境的困迫。英文的重耍性,工廠的生活,但是書中不是一面倒的控訴這個年代的香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我們當然可以找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也能找到例外,例如有個女工正因為家中重男輕女,父母覺得她早晚也要出嫁,因此對她大加疼愛,什麼家務都不讓女兒做,因為覺得女兒出嫁就一定會給夫家刻薄。另外童工問題看來也是不為人道的社會問題,但是書中的女工卻有別種體會,雖然十二,三歲出來做工,第一天上班的經驗卻是開心不過,因為有錢用,有東西學更有工廠的亞姐照顧。而且那個時代人人都是這樣出來幹活的,她們倒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書中的女工大都住在筲簊灣一帶,居住環境欠佳,可是書中卻表現出開心的睦鄰關係,
“但那時又沒有什麼爭吵,不知現在的人暴躁,還是那時的人單純。我記得最高峰時住了四十多人,排隊廁所又沒有什麼事,懂得互相遷就。我母親最喜歡,很期望有獨立廁所,廚房的單位,我就不十分期望,我覺得其實也不錯,因為公用廚房可以知道很多事情,鄰居做飯間中會給一點給你嚐。我亞媽發揮廚藝最好就在這時候,因為鄰居互相學習”。
作為工廠女工,雖然工作刻板 ,了無新意,女工卻能悶中作樂,而且工廠工友感情純樸,互相扶助的性格,也是為女工所珍惜。女工身處的時代正是香港製造業高峰期,只要付出勞力和時間,不愁三餐,一時手緊的也隨時可以加班搵外快,可是隨香港的地價,工資上升, 香港失去跟外國競爭的優勢,為了維持工廠,香港的僱主都紛紛把工廠遷回內地,製造業開始式微,這也是工廠女工黃金時間的正式終結。正如書中所說,若果在工作有自我進修,無論讀夜英專,或商科課程成功轉往文職,便能繼續她們的工作生命,否則便被迫加入失業大軍,堂而皇之為結構性失業,在工廠學得的一身好本領,卻淪為低技術的工人。我們從書中看到的香港六七十年代生活是多元的文化,有悲有喜, 沒有絕對,這就是香港.
母親的影子
在晚晚六點半中找到母親的影子,我的媽媽也是十二,三歲,出來做工,她常常跟我說有關借証上班的趣事。她常說自己手腳快。是工廠的大紅人,小時候以為只要肯做,一生便無憂,倒沒想過四十歲人老來失業。她也常埋怨上一代不給她讀書的機會,當然她也明白上一代的無能為力。跟書中的女主角一樣,母親沒有自怨自艾,只是找緊機會進修,雖然沒有入讀什麼夜英專,卻在普通的夜校讀了幾年,也進修了好幾年的製衣課程,雖然最後也不能轉去文職,跟很多女工一樣,結婚生子失業,但是她常說多得這些經驗,使她不屈於逆境,居安思危,為了養育她那對大懶蟲子女(即是本人),什麼清潔工人,西餅工人,小販,保母,洗廁所七十二行也似曾當過,因此我敬重母親也同樣敬重書內的每位女工。
參考書目:
蔡寶瓊(1998):((晚晚六點半──七十年代夜校的女工) , 香港:進一步多媒體。
盧瑋鑾(1996):((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明思考)) , 香港:牛津大學。